第27章

 穿到古代去养老
    “这不是我们能管的事,做好分内的就好。”

    “走了,回家补觉去了,你今天送的哪几家……”

    “西街巷子那边,一个时辰就送完了。”

    “……”

    许思妍给两个孩子报了名,任他们自己挑选喜欢学的兴趣,一人至少三个,两个孩子欣然接受了。

    骊山书院是京城排名第三的书院,第一是帝都书院,是贵胄子弟承办的,历年来都是王亲贵胄,也有招收一些平民学生,许思妍没有门路进去,也不敢把两个孩子送到这样的“贵族”书院。

    人家要权有权,要钱有钱,不小心惹上了,就很难摆平了。

    骊山书院招收的生源广,对外地来的学生容忍度也高,大多从外乡来京定居的人家首选都是骊山书院。

    机遇和风险同存,京城有汇集最好的教育资源,但其中也有众多权贵一身的人,有的人自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掌握着他人的命运。

    “在书院不要主动去惹事,好好上学明白了吗,京城不比平城安稳,也许看着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手上掌握着别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权利。”

    许思妍给予两个孩子的教育都不是按照正常的九年义务教育,十一二岁的孩子可能根据法律还享有儿童节等相应的节日,在古代十一二岁早已承担起来家中的事。

    古人早慧是被逼出来的,为了迎合这个时代,许思妍一是让孩子们去融入同龄人,耳濡目染,二是提前三到四年给他们灌输教育。

    “娘亲,我才不会惹事呢,弟弟也不会。”“娘亲知道你们不会,只是提前跟你们说,这京城呢,到处都是达官显贵,我们只能避其锋芒。”

    “知道了,我们在书院不惹事。”

    “那可不可以不去书院,请夫子上门教习。”

    “书院有很多夫子,每位夫子教授的课不一样,擅长的也不一样,你们要向每位夫子学习。况且书院提供的课程一个夫子也忙不过来。”

    “我知道了,术业有专攻,像有的老师擅长画画,有的老师擅长作诗。”

    “所以媛娘子要好好地跟着夫子们学习,明哥儿也一样,夫子之所以能当上夫子,必然有他的才华。”

    “嗯。”明哥儿的性子还是太闷了,两姐弟的性子南辕北辙,一个活泼一个沉闷,一个有说不完的话,一个半天都可以不出声。

    “骊山书院可以选择住校,也可以回家住,你们是想住在学校还是回家。”

    “住学校吧,书院离家里不近,每日干路都要花不少时间。”这时间都可以看好多页书了,马车上面晃晃悠悠的,娘亲说看书对眼睛不好。

    明哥儿小时候不信邪,尝试了一段时间,确实是,看完书眼睛都酸胀酸胀的。

    “那媛娘子呢,住在书院还是回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