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穿到古代去养老
    在任职期间,治安良好,百姓安居乐,还有不菲的功绩傍身,县丞五年任期一到,就能升官了。

    三年孝期已过,等两个孩子这一季度的族学上完,许思妍就准备带他们回平城了,平城的良师更多,对明哥儿的前途更有帮助,媛娘子也该让她多去见见大世面,日后才不容易在感情婚姻上面吃亏。

    在入冬前,许思妍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平城,对平城的印象还是那么陌生,当初怕这怕那的,不得不回族里寻求庇护,如今带着几十倍的资产也算是“荣归故里”了。

    三年没回来,两个孩子还有五岁前的记忆,对这里的一切都能回忆起来,倒也不觉陌生,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李媛看着熟悉的宅院,“娘亲,以后我们就住这了吗?”“嗯嗯,你们小时候就在这住的,还有印象吗?”

    “有,只是不是很深刻。”门庭看着还不如酉阳老家的好,里面的家具也是几年前的款式,李媛心里第一次对平城产生了怀疑。

    要是许思妍会读心术,知道自家女儿的腹诽,也要敲敲她的脑袋,老宅那些用的趁手的东西,都是她这几年费劲心思琢磨出来的。

    这里的宅院也只是提前让人回来装了个脚踩冲水马桶,也是需要人工提前储水。其余的家具都没带,只是带了不少人回来,刘婆婆年纪大了,就跟小桃一同留在了老宅,在许思妍的见证下,小桃认了干亲。

    刘婆婆这次主动提出来留在酉阳,不跟着回平城了,这就是有后代和没后代的区别,古人看重子嗣,即使是过继和收养干亲,也是要上文书的。

    许思妍从酉阳带回来的都是她这几年挖掘的人才,除了原有的丫鬟外,还有这几年培养的几个“心腹”,有两个是在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小丫鬟,还有一个是从木匠那里带回来的。

    十二三岁的孩子,把木匠的手艺学了个干净,许思妍见他能触类旁通,便问了他们的想法,问他们愿不愿意跟她一同去平城,她还有好多东西需要一个木工在旁边帮着制作出来。

    木匠一家人不是特别愿意离开酉阳,虽说平城好,但是开销也大,住在主家家里面也不自在,不过这学徒跟着来了,照他的手艺,早就能出师,若在酉阳发展,定能有个好出路,只是会抢了师傅家的生意。

    孑身一人,跟着许思妍来到了平城。

    两人签了合同,许思妍雇佣他,相当于签了一个长工,平时把自己想法告诉他,让张平自己去琢磨,能做出一些小物件改善生活也不错,近三年了,风扇的雏形还是没有完成。

    和古代工艺相关,水车的流水声过大,产生的噪音让人难以入睡,脚踩的人力风扇也是咯吱咯吱的响,听了让人心烦,许思妍就让张平去负责改进,若成功了,奖赏丰厚。

    一行人搬进了平城的二进院宅子,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很快就分配好了手头上的事,三天后,许思妍带着推荐信,去书院给两个孩子报名。

    民风开化,女子虽不能参加科举,但是书院也有女子的一席之地,也有少许盛名在外的女先生。

    书院在平城的南边,离李家的宅院有半个时辰的路,坐马车带两个孩子去,也十分方便,平城的路面都是青石板铺好的路,不像酉阳有的地方还是土填平的,除非是正儿八经的官道才是青石板铺的路。

    下雨天根本不能行走,马车很容易陷进泥坑里面,走路也要费几双鞋,马车经过改良后,增加了防震措施,慢慢行驶也不大让人头昏脑涨。

    “吁…,夫人,到书院了。”孙大是许思妍新雇佣的车夫,之前酉阳专用的车夫没带来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