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隋唐五代后续

 自己
    孙思邈在 《摄养枕中方》中,对练功过程的“五时” 和 “ 七候 ” 的 练 功 境 界 , 也 进 行 了 全 面 描 述 。 所 谓 “ 五 明 ” , 即练 功过程 中的五个层次,从 “心动多静少。思缘万境” 到心动静 相等,再到“心一向纯静”,便逐步进入到“七候” 境界。所谓 “七候”,已属练功中的高层状境界,可以达到 “身轻心畅”、 “ 通 灵 彻视 ” 、“ 延 年 千载 ” ,常听 “ 玉 女歌 扬 ” ,进 而 达 到 “ 高 超 物外”、“物无不达” 的板乐境界。

    盛唐时期的道士司⻢承祯,字孑微,河内温人,乃名气功 师潘师正的高徒,“传其符录及辟谷导引服饵之术”。(旧 唐书 • 隐逸列传:)为陶弘景之一脉,对气功有较深的研究。著有《天隐子养生术》,《导 引论》、《疗病论》《 服气精义论》和《 坐 忘论》‘,并奉命为唐玄宗以楷、箓、等各种宇体写了 《老子经》。 他在以上的气功著作中,对于调心、服气导引等气功,从理论 到功法,都进行 了系统的阐述。在探讨服气导引时,和祖国的 医学理论紧密联系起来,论证了进行气功锻炼和人体脏腑之间 的关系。如,他指出了肺为气之本,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肾为 生气之源,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 之根,左为于肾,右为命 ⻔,通过气功锻炼,使真气停 于肺,人于胃,主于肾,使 “ 五 气和而生津液,气液相感,神乃自生” 。由引可⻅,司⻢氏的气 功 著 作 , 把 我 国 的 气 功 又 向 前 推 进 了 一步 。

    在 唐 朝 的 道 士 中 , 号称 八 仙 之 一 的 吕 洞 宾 , 是 练 功 卓 有 成 效 的 一 个 人 。 他 是 晚 唐 时 期 河 中 府 永 乐 县 人 , 生 于唐 德 宗 贞 元 四年。他 一生著有大量的气功著作,对内丹功法的发展有较大 的 贡 献 。他 讲 述 气 功 知 识 , 多 用 诗 词 的 形 式 , 读起 来 很 是 顺 口 , 但其中多隐语,实难读懂。其中的代表作有 “《黄鹤赋》、 《修身 诀 三段》、《 三字诀》 《百字碑》、《百 句章〉、 〈行火候〉、〈谷神歌》等,实为气功内丹法的经典著作,在道学中有极高的地位, 受到了历代气功家的重视,被视为练气功的必读之 书。

    儒家的气功,在唐代也大有发展,其中的代表人物,以白 居易为首。他的练功成就,反映在其新写的诗赋中。他在《 味 道》诗中说:

    叩⻮晨兴秋院静,焚香冥坐晚窗深。

    七篇真浩论仙事,一卷坛经说佛心。

    此日尽和前境妄,多生曾被外尘侵。

    自嫌可性犹残处,爱吟闲诗好听琴。「白居易集第)下同)

    又 如 《咏怀 》 诗 中 , 他 也 谈 到 了 自 己 的 练 功 体 会 :

    尽日松 下坐,有时池畔行。 站 立与坐卧 , 中怀 淡 无 营。 不觉流年过,來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