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真是种姓制度?

 关键路径
    “我可没说是种姓制度啊。”程克甲眼里闪过一丝狡黠的光。

    “你明明说的四种身份,装什么装!赶紧讲!”

    “嘿嘿,那好。这第一种身份呢,是迪森斯的外国派遣员工,他们就是老爷们一样的存在,享受迪森斯的全球待遇......”

    “全球待遇?”叶梓闻不解。

    “是的,迪森斯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都有点,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般来说,他们的当地员工,就会按照当地的薪酬水平来发工资,这个待遇就叫做‘本地化待遇’,这个很好理解吧?但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管在哪里工作,都能无差别获得最高级别的工资水平,同时享受各种补贴,这就叫‘全球待遇’。说得简单点,就是赚美国和英国的工资,在上海生活。这就是我们外国同事们的待遇。他们不光拿美金工资,住房、老婆、孩子还有各种补贴。几万块钱一个月的市中心大平层或者别墅住着,小孩在国际学校上着学,老婆去恒隆广场逛个街还有专车接送,甚至连家里养的狗的狗粮都能补贴。更奇葩的,他们还有专门在中国工作的‘艰苦补贴’,说是为了弥补他们在落后国家或者环境污染严重国家工作时产生的健康风险。可是在我看来,这就是扯淡!谁说在上海工作属于‘艰苦’工作,我跟谁急!外派到上海工作可是香饽饽好吧!他们不是金字塔顶端的人,谁是?我看他们比咱们中工航的董事们都爽呢。”

    “原来如此!”叶梓闻恍然大悟。中迪航电是中工航和迪森斯的平股合资公司,母公司双方在董事会的董事席位数量是相等的,而他在上航所时的所长孟树人便是中工航派驻中迪航电的董事之一。这么一想,这帮外国人的确要比孟树人要惬意不少。

    他又联想到,自己还在西工大读书的时候,就曾听老师们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不惜重金给他们好政策,好待遇,可以说是予取予求。他们的到来,也的确为国家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可被优待的时间一久,便有些自认为高人一等,这些年国家开始对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时候,他们就受不了,开始到处吐槽抱怨自己收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显而易见,中迪航电如果不用“全球待遇”将这帮外国人留在上海,让他们手把手教他们的中国同事们,民机研制领域的巨大差距怎样才能得到快速弥补呢?

    但是,他依然不敢相信,这些外国同事们可以获得如此不可思议的待遇。

    “太夸张了吧......”他脱口而出。

    “不相信?不相信算了,我也不用往下说了。”

    “别,别,程哥,继续说嘛......那第二种身份呢?”叶梓闻忍不住追问。

    “自然就是迪森斯派到中迪航电来的中国员工啦,就是上回在浦东跟那帮老外们一起面试我们的人。哼,狐假虎威。”程克甲似乎依然耿耿于怀。

    “他们跟我们不都是母公司派的嘛,而且都是本地员工,有什么区别呢?”叶梓闻不解。

    “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他们跟咱们的管理层熟啊。你没看见管理层和职能部门的人大多是迪森斯派来的吗?尤其是人力资源,全部都是迪森斯派来的人。他们把关系处理好,有什么好处总归能先享受到吧?比如说,什么时候全公司统一评定级别?有什么关键岗位即将放出来?哪些领导有什么喜好?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可以提供的信息。现在你理解,为什么他们有些人平时啥正事不干,就喜欢泡在人力资源部了吧?要么为什么我刚才让你去靠色相跟那些姑娘们处好关系了么?”程克甲笑道,“要不是我现在已经人老珠黄,早就上了。”

    “怎么搞得这么乌烟瘴气的......”叶梓闻皱了皱眉头。

    “所以啊,小叶,好好想想,我在这里混几年就退休了,你可才刚刚开始呢。”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