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全新的体验
关键路径
匪迦
西工大时的系主任祝以勤老顽童算是一个,成功的用激将法把他激到了上海,进了C595项目。
第二个,便是上航所的所长孟树人。
当时,他要死要活的想进入中迪航电,孟树人给了他两点建议:第一,离开所里之后,中迪航电没人把你当回事;第二,取经之后,考虑清楚要不要回所传经布道。
他才刚刚在中迪航电干了几个月,便深刻的体会到这取经之路的不易。
那次去迪森斯面试,自己被三个外国老头轮番提问,各种角度刁钻的问题朝他袭来。他这辈子从未经历过那样的面试。慌乱招架之间,他竟然感到一丝兴奋。
“还好在上航所的时候把英语关给过了......”他不禁侥幸自己当时走群众路线让所里搞了英语培训,否则恐怕连三个回合都撑不下来。
不过,他的英语水平依旧无法完整的回答复杂问题,很多时候,他依靠自己的聪明,用关键词和肢体语言,让整个面试并未出现冷场。
“欢迎加入中迪航电。你十分聪明,而且有非常敏锐的商业头脑,或许在C595上干一段时间技术之后,可以考虑往商务和管理岗位发展。”这是其中一个老头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
叶梓闻感到开心的同时,又有一些困惑:他们也没问我什么商业问题啊,怎么就看出我有“非常敏锐的商业头脑”了?
不论如何,他的运气算是不错。上航所有好几个技术能力都不错的老员工,因为英语不过关,最终被迪森斯的人拒绝,硬是没能去成中迪航电。
“民机研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每天、高频度的沟通,不论你干的是技术岗位,还是管理岗位,沟通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我们无法相信,一个连英语都说不好的人,怎么跟迪森斯派驻的美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交流。”
面对中工航的争取,迪森斯的态度十分坚决。
类似这样在中工航看起来是迪森斯在“故意使绊子”的事情,还发生过不少,有些叶梓闻亲历,有些则只是道听途说。在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当中,中迪航电终究还是启航了。
叶梓闻成为这艘万吨巨轮上的一名普通水手,跟随着她驶入自己从未到过的水域,船刚离开港口,面对的便已经是惊涛骇浪和没有任何航标的征程。
而甲板之上,船舱之内,似乎也不让他省心。
他原以为,进入中迪航电之后,就可以专心钻研技术,投入C595项目座舱显示系统级工作,却没想到工作以外的事务多得不得了。
工作语言已经切换成了英语。他经常说得头皮发麻,嘴部肌肉发僵,说得单词都不经过大脑便从嘴里蹦出来,外国同事还不完全理解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每天的午餐时间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端着餐盘寻找座位时,每当他发现一桌只有中国同事的餐桌,就像是落水的船员发现了救生艇。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