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中迪航电

 关键路径
    持续了好几年的C595供应商选择终于落下帷幕。

    中商航经过严格和周密的流程,最终确认了从发动机到螺钉螺帽的供应商名单。总体来看,并没有什么大的意外。整个机体结构件全部选择国内供应商,几乎都是中工航下属单位;发动机毫无悬念选了美国迪森斯的D1C,全球最先进的民用涡扇发动机;机载系统的一级供应商地位也多半给了传统的国际领先厂家,飞控和航电中的通信导航以及备份仪表都给了利佳宇航,航电里的大气数据、惯性导航等则给了霍克斯,燃油和液压给了萨弗里,起落架给了克劳德。

    研制工作早在供应商选定之前就已经在各条战线上启动,现在,尘埃落定,更是马力十足展开。

    同步启动的,还有合资公司的组建工作。

    经过几年的筹备,在中商航针对供应链成立合资公司的倡议下,十几家合资公司在中国大地各大城市开始落地,生根,发芽。

    如果按照投资额来将它们与球类做一个类比,落地在上海的中迪航电便是篮球,其它的,最多也就是个乒乓球,甚至有可能只是个弹珠。

    当叶梓闻听说中迪航电的注册资本时,嘴巴张开了半天都合不拢来。

    十几个亿!还是美金!

    他跟身旁的同事确认了两遍,才知道自己并没有听错。

    中迪航电更与众不同的是,她是这些合资公司里唯一一家中商航的一级供应商,为C595飞机提供核心航电系统,重要性非同一般。而其它的合资公司们都只能给作为一级供应商的外国母公司做配套。

    而现在,中工航要派人进入这家巨无霸合资公司了!

    “为什么我们所要派那么多人?”叶梓闻问孔薇薇。

    “集团下面干航电的本来就没几家单位,又只有我们一家在上海,不找我们,找谁?”

    孔薇薇看了看眼前这个帅气的年轻人。此刻,他眼神里满是兴奋。

    “孔姐,要申请去的话,找谁?”

    “别急,别急,集团虽然下了红头文件,所里还要研究呢。真要派几十个人去,所里的业务怎么办?”

    “再招人啊。”

    “那为什么不能直接招人去中迪航电呢?干嘛要动所里的人?”孔薇薇依旧不紧不慢。

    “当然是C595项目更重要啊!”叶梓闻急了。

    “别忘了,小叶,我们所还承担着好几款军机机型的研制呢,C595是国家项目没错,但军机不重要吗?国防不重要吗?”

    见叶梓闻没吭声,孔薇薇接着说:“别说你,我看到中迪航电成立,也很激动。我比你要早几年进所,虽不算资深,但也清楚,中迪航电的体量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我国民用航空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外合资企业。我们中工航投入的几亿美金全部是真金白银,美国迪森斯那边把整个用在波音787飞机上的核心航电技术转移到中迪航电,虽然迪森斯的优势在发动机,航电跟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差距,但好歹上过波音787,肯定有很多可学之处。如果是干民机,你以为我不想去吗?但是,你别太急,要看看形势的发展。听老姐我的没错。”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